當今苗木市場回歸理性,苗木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苗木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今后苗木行業發展的幾個必然趨勢,苗木人不容錯過,早看早受益!
1、從綠化覆蓋到美化彩化
我國園林綠化的發展歷程為:從綠化,到美化及香化,再到綠地文化。目前,我國多個城市的綠化覆蓋量已達較高水平,下一步,提高園林綠地的藝術水平是關鍵問題,也就是美化(彩化)。美化水平的提高除了設計水平之外,就是開花、彩色植物的大量利用,包括彩葉、彩斑、彩邊、彩莖植物等。
2、由種植造林苗轉向培育綠化苗
因綠化苗價格大大高于造林苗,如三年生塔柏30元,是同規格造林苗樟子松、落葉松的十幾倍;胸徑8厘米綠化樹銀中楊是同規格造林苗黑楊的5倍。
3、由低端苗木向高品質苗木發展
如今苗木市場越來越重視品質,一般苗木、大路貨苗木生產大量過剩,高品質苗木備受矚目,優質精品苗、高檔苗木成為市場需求的主流。
4、苗木標準化、規?;l展
當前我國不少地區的苗木還處在散亂競爭的狀態,但隨著競爭加劇,市場優勝劣汰,一些小的苗圃面臨生存危機。但是在這一輪低谷中,我們不難發現,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苗圃受到的沖擊比較小。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標準化、規?;乾F代化生產的重要手段。
縱觀國家這幾年的園林綠化工程,對企業的規模、苗木質量的要求一直都在提高。如果想在這類較大的工程中分一杯羹,需要拿出更高標準、符合要求的苗木,要想在市場長期立足,苗木標準化、規?;l展是不二選擇。
5、苗木需求多樣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城市綠地規劃標準》將城市綠化樹種分為三類:基調樹種、骨干樹種以及一般樹種,其中基調樹種需要3-5種,骨干樹種需要20-30種,一般樹種就更多了。
隨著苗木行業的轉型升級,出現了很多農業觀光休閑區,同時也帶動了彩葉類、觀果類、觀花類、觀莖類苗木的強勁發展。重要景觀節點建設與高檔(別墅)庭園營造大量需求造型樹木。屋頂花園、私家園林、巖石園等綠化場所需要生長緩慢樹種。節約型園林大量需要低維護樹種。提高樹種的多樣性成為我們迫不及待要做的事情。
6、苗木栽植容器化
容器育苗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采用容器栽培的苗木,移植過程中苗木根系不會受到傷害、失水較少 , 所以成活率明顯高于裸根苗或帶土球的苗木。即使在干旱的條件下成活率也可達80%以上,可以隨時應用于工程。發展容器苗木產品從根本上解決了土地不足以及不適合栽種的問題,提升了綠化率,也推動了我國苗木產業標準化。
7、鄉土樹種的需求增大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的持續發酵,生態修復領域對鄉土樹種需求十分旺盛,包括廢棄礦區、野郊公園、村鎮綠化等。
一方面,鄉土樹種對構建生態平衡的人居環境有重要的作用,鄉土樹種對環境的抗性強,病蟲害不易爆發成災,是生態修復領域的主力軍;其次,從適地適樹的角度看,在土壤和其它條件不良的地區,一些鄉土植物可依靠其頑強的抗性來維持正常生長,無需對土壤作特殊處理,在土質不好的城市園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鄉土植物來源于當地,運輸距離短,這樣一方面節約運輸成本,另一方面移栽前后的環境變化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最后,鄉土樹種也是表達鄉土情懷、表現鄉土風情風貌的重要載體,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化內涵。而隨著園林綠化界“鄉土熱”的興起,也讓更多的人對鄉土植物在綠化、生態、文化層面的價值進行反思和重視。鄉土樹種的蓬勃發展是必然趨勢。
8、苗木價格會相應下降
近年來 , 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嚴格耕地保護的政策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各地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逐步對違規占用耕地從事苗木生產的情況進行了清理和騰退,一些苗圃面臨清理和騰退的壓力,今明兩年去庫存壓力很大,預計一些樹種苗木會嚴重滯銷,苗木價格相應會有一定幅度下降。
另外,前幾年一些苗木的價格高得離譜,如今人們普遍認識到,苗木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合理的價格、合理的利潤是苗木產業健康、穩定、持久發展的重要保證。未來,苗木產業產品的價格必然會更接地氣,利潤也會在價值規律作用下趨于合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苗木產業也必然要與時俱進。僅僅依靠過去那種老套路、老模式、老辦法,搞粗放經營,搞無的放矢,肯定是行不通的。早點看清楚苗木發展的趨勢和行業風口,少走彎路早受益!
小編淺見:
“非農化”、“退林還耕”等政策。小編認為:其實是控制苗木產能的無序擴張、合理化各產區主打苗木品種數量。這些舉措在短期內會造成苗木價格下跌,但從長遠看,有利于市場的發展和后期苗木價格、產品定位以及市場需求回歸到正常的市場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