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市回暖有望?!苯?,在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會暨第十五屆中國園林綠化高峰論壇上,中國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會長鄭勇平鼓勵大家,“冬天就要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一定要堅定信心,做好當前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唯有堅持才能勝出?!?/p>
1、生產銷售持續下降,可向西北和東北發力
2018年至2022年,全國育苗面積、在圃苗木株數、苗木供應量、實際用苗量均呈下降趨勢。鄭勇平結合國家林草局種苗司提供的數據以及分會秘書處調查數據分析,目前國內苗木的銷售量和價格均只有2019年的30%,回款情況約為銷售總價的30%至50%。預計2023年,苗木生產量將持續下降。隨著耕地保護政策的持續深入實施,用于育苗的土地面積將逐步減少。預計2023年,全國育苗面積將從2021年的124.7萬公頃減少到110萬公頃左右,全國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將從2021年的356億株減少到282億株左右。
目前,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為國內苗木生產第一梯隊。2022年,這四省合計育苗面積53.20萬公頃,占全國總育苗面積的50%左右。其他省份如四川、江西、廣東、河北、陜西、安徽、湖南、湖北以及遼寧開原、寧夏銀川、新疆呼圖壁等,2022年苗圃面積和存圃量均有所減少,但減少幅度不大。
鄭勇平建議,今后生態建設和林業建設的重點在西北區和東北區,應注意引導苗木生產基地進行產業轉移;除華東區外,其他各區域應該結合國家生態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的要求,調整產業結構,適當超前準備;各地都應該努力提升苗圃的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保障供給。
2、苗市今冬明春有望回暖,哪些產品受青睞?
“苗木需求回暖時間應該在2023年底到2024年春天?!编嵱缕浇Y合當前全國苗木生產和使用現狀預測,國家重大基礎項目陸續開工,綠化苗木市場預計將在今冬明春回暖。
“十四五”期間,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復在人工造林中將占比更大,面積合計約為230萬公頃。隨著國家重大生態、水利等項目的開工建設,苗木使用量將有望止跌回暖。
未來,市場對苗木品種及質量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據鄭勇平分析,一是珍貴鄉土樹種的需求將增多;二是輕基質育苗和溫室容器育苗將被推崇;三是抗逆樹種持續走俏,如適于“四荒”環境種植的耐瘠薄、耐鹽堿、耐水濕、抗風沙、抗寒的樹種;四是二三年生油茶良種容器苗需求將大幅增加;五是造林綠化用苗在冠型、苗齡和成本的選擇上更注重科學性,樹形自然的全冠苗、節水耐旱的苗木將更受關注。